最近,因為看了一部九把刀的國片,也因為收集資料的關係,多看了幾眼九把刀在網路上的風風語語。
順便上youtobe看看有沒有九把刀的訪問視頻之類的,結果看了他在香港書展的演講,內容近乎他人生成長史。
令人意外的,九把刀的第一個夢想,竟和我一模一樣。過程及結尾也相近到百分之九十。(我考上他夢想美工,也當了漫畫助手)
爾後,又在網上恰巧看到某人用和他的創作有相似性的小說,參加比賽並得獎。
於是引起了接下來的事件。
事實上我也曾有過類似的事件,被人誤解過。
因為創作者的父親在臉上的特徵和我的父親在臉上的特徵相似。那個相似來自同一種功能的眼鏡。可以同時看遠看近的老眼鏡。
下半部有個半圓半方的鏡片貼在大的鏡片上。我們同樣用這個物品發揮了各自的創作。
結果可想而知,同樣是描寫爸爸,親情,思念,用同樣的物件發想。那兩篇文章竟就如此巧妙的互相之間產生了關聯。
而恰巧,該創作者是較為知名的作家,所以理當我抄襲他。因為他己發表過了。而我,從不知道有這一篇文章的存在。
雖然我們和平落幕,但我的的確確曾經被懷疑過是抄襲者。
於是兩年的時間來,只要想到創作,我就變得有影子在。會不會我所想的創意,早己不是創意,而且有人用過了?
我開過計程車,如果有人也用計程車設定了和我同樣架構的故事和綱要,會不會又發展成各自很像的兩篇稿子?
所以後來慢慢了忘了一件事。
我們現在所發生的任何一切事,都有人早己經歷過了,而且誓必,他誓必產生出太過相近的感動,太過相近的過程。
因為我們都處在同樣的環境裡。所以角度如果太過平凡創意就變成了越來越困難的事了。
我想,這在用文字創作的領域中,可以說會越來越多的重覆下去。因為歷史是不斷重演的。
但是,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摸索創作。我發現文字創作,其實和繪畫相同。
運用筆調,順序,光影的改變,一樣的景色會生出兩樣不同的結果呈現。
文創也是,發展出一種屬於自己的筆調,屬於自己看事物的角度,似乎是解決抄襲的關鍵。
就像我和九把刀都曾有過的第一個夢想,我們都曾〔(熱血)九把刀喜歡用的詞〕付出過,索性我長三歲,我的夢是破在當過助手後,否則這種近似度,似乎很容易就變成了誰抄襲誰的問題了。然而我們只是擁有過同樣的夢想而己。
想想,這真是很平常的事不是嗎?
我們都在創造己經發生過的〔歷史〕。